能源

加拿大向中国兜售石油“美梦一场”?

加拿大总理哈珀正在前往北京,向中国游说加国的油砂矿。孟安琪认为,对于中国来说,远离这个烫手的山芋,才是明智之举。
  • en
  • 中文

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明天前往中国,目标非常明确:为加拿大的油砂开采争取市场。他曾将此工程比作中国的长城:“但只能更宏伟”。

鉴于国内愈演愈烈的环保抗议声浪,美国政府两周前拒绝了修筑拟投资70亿美元(440亿人民币)的“拱心石” (Keystone) XL输油管道的申请。该工程计划修筑一条管道,将加拿大西南部阿尔伯特省的油砂运送至美国德克萨斯的炼油厂。在该计划遭拒之后,哈珀现在似乎将兴趣转移了,打算将油砂石油卖给中国。

出于环境和政治因素反对油砂开采的声音已经持续数年:加拿大当地担心石油开采破坏环境,国际社会忧虑此举会加速气候变化。最近的进展情况是,加拿大提出了“北方门户管道计划”(Northern Gateway pipeline)。该计划一旦实施,出口到中国的“脏”油将提高五十余倍。由于在美国受到了环保压力的强烈阻碍,加拿大现在也许更情愿意承受来自国内而不是国外的各种批评,即希望能将石油出口到更好说话的中国市场。

加拿大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但是由于该国石油存在于沥青、砂土、粘土的高度粘稠混合物之中,与传统的石油开采相比,需要耗费更多的水和能源,并且对当地环境的污染更严重。

浅层油砂通过露天开采可以提取。但露天开采首先需要砍伐森林,同时每桶原油平均需要清除掉四吨的沙石和土壤,对周围地区的沼泽、河流和北部森林等造成生态破坏。深层油砂的开采对环境的破坏更大:一般通过蒸汽和油来加热泥状混合物,使其成为流体,再用油井抽出。

待混合物被抽出后,需要用加热好的数桶水将沥青与沙土分开,而污水被导入尾矿池(废水将会被储存在这里,以便将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开)。在整个的处理过程中,除循环水之外,每生产一个单位的石油,还需要消耗1.5到4个单位的水资源。

上述这些工作,都是在常规炼油之外需要完成的。这不仅仅给当地环境、空气、水——甚至很可能包括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不可修复的损害。

从2005年起,中国公司一直对加拿大的油砂进行投资,并且,根据《休斯顿纪事报》(Houston Chronicle)的报道,在过去18个月里,单单在阿尔伯特省,中国公司就投入了150亿美元左右。目前,加拿大每天向中国出口的石油只有10,000桶,而“北方门户管道计划” 可以将出口量增加到日525,000桶。

该计划如果得以实施,油砂原油将通过管道,从西部的阿尔伯特省进入英属哥伦比亚,跨过该地山区,到达西北海岸,从那里被装入巨型油轮,发往亚洲。英属哥伦比亚山区是公认的风景秀丽之地,也是加拿大50个“第一民族”或称“原住民”的家园所在地。

中国正在设法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因此被认为是这些石油最大的潜在买家。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到2035年,中国的能源需求会增长75%,占世界消耗总量增长的三分之一强。

即使中国愿意购买,加拿大国内的民主程序也极有可能减缓该国回应的时间。就像“拱心石”XL输油管道在美国的遭遇一样,加拿大政府也需要先平息国内政治和环保人士的反对声浪,之后还要考虑怎样处理原住民的土地权问题。

议会、政府机构和环保组织的成员多半都支持“负责任地发展油砂”;但他们也都承认,需要启用有效的环境管理系统,对油砂周围的土地、空气及水资源给予特别关注。很多人也认为,这也是一个可预测、稳定的投资环境所必不可少的。

石油开采对于该地水域的累积效应暂不可知,但几份独立且得到政府认可的研究显示(参阅此处),联邦及各级地方政府都需要加强水域监控系统。环境学家还认为,当地没有设定对油砂所致污染的可接受范围,并未制定计划保护油砂开采区受威胁的物种。

加拿大国内对“北方门户管道”反对更为激烈,由加拿大政府首席独立审计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特派员于2011年12月递交议会的一份报告更助长了反对大潮,在加拿大全国掀起了政府应加强输油管道安全管理的声浪。

呼吁负责任地开发油砂的环保组织彭比纳研究所最近出炉的报告进一步支持了反对的观点。该报告倡议,拒绝“北方门户管道”,禁止巨型油轮在英属哥伦比亚海岸装卸。去年,有议员向议会提交了一份禁止巨型油轮的法案,并得到了加拿大除执政的保守党之外所有联邦政党的公开支持。如果该项法案通过,225艘连接中国市场与门户管道的巨型油轮将受到影响。

几周前,有关输油管道提案的听证会开始进行,已经有超过4000人提出申请,要对此计划发表意见,听证会将持续一年半的时间,此项目成为了加拿大历史上最受关注的能源工程。听证会的主要议题包括油砂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输油管道或海上油轮的潜在风险以及此项目能带来的实际经济收益。众多“第一民族”原住民员将会到场维护自己的土地权,这一点,加拿大政府已经预计到了。

加拿大第二大影响力的政党新民主党环境发言人琳达·邓肯接受“中外对话”采访时表示,在涉及哈珀总理关心的“北方门户管道”议题上,“我们的贸易伙伴需要明白,会有旗帜鲜明的反对派”。

在邓肯看来,加拿大人越来越关心外国投资以及加拿大资源的所有权问题。而加拿大政府“完全不积极回应”国民的环保诉求。

哈珀所属的保守党自然资源部部长认为,建立北方门户管道的主要反对声来自于“环境组织和其它激进团体”,他们称此项目被外资操控,用以“破坏加拿大经济”。

这已经不是环保人士第一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外来投资国家提出抗议了。但邓肯坚称,实际的情况是加拿大政府是“根本没有响应”加拿大人民的环保要求。环保人士还称,诸多环境问题跨越国境,因此他们需要国际社会的响应。

国际社会中的不少声音,也对目前加拿大政府不光彩的环境记录表示质疑。2011年,加拿大政府因其退出《京都议定书》(为应对由排放引起的气候问题于1997年制定的国际气候条约)后对环境变化所做的不佳表现,被某环保组织联盟授予第五届“年度顽固不化”奖,并由于其糟糕的环境政策连连成为加拿大环保组织攻击的对象。

不仅仅是“拱心石”XL计划遭到批评,油砂的进一步开采活动也成为攻击的焦点。加拿大国内攻势猛烈的反对派聚焦当地危害,而国际环保组织则齐聚火力,声讨开采活动对环境变化造成的恶果。

虽然根据加拿大石油生产商协会的说法,目前油砂只占加拿大碳排放的6.5%,但加拿大已经是世界上人均碳排放最高的国家之一。彭比纳研究所预计,油砂将成为未来加拿大温室气体排放增长“几乎唯一”来源,并且宣称,“约束碳排放的举措与加拿大的气候承诺并不一致”。

显而易见,与常规石油相比,油砂的碳强度更高,而两者之间具体的差值则因测量技术而异。有些专家计算从开采到提炼(“油井到油罐”)过程的碳排放量,估计油砂石油比常规石油的碳强度要高3到5倍。而环境咨询机构剑桥能源研究协会则以“油井到车轮”作为检测范围,包括了从开采一直到汽车排气管的全部排放,得出的结论是油砂石油的碳排放只比常规石油多5% 到15%。石油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而非开采过程。

与此同时,世界顶尖能源经济权威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项研究显示,建设如输油管道这样的基础设施会导致“骑虎难下”的局面,促使该地区未来数十年在高碳能源增长的道路上奔驰。

“我们是要严肃认真地对待新能源,还是顺着非常规石油的路走下去?” 《国家地理》杂志一篇文章(图片请点击这里)引用彭比纳研究所西门·迪尔的话,“我们现在情愿用四吨土来换一桶石油,看来这个世界上容易开采的石油真的为数不多了。”

环境学家们认为,“北方门户输油管道”会使全球更加依赖化石燃料。将石油列于可再生能源之前,最终要付出的不仅仅是沉重的经济代价,还有环境代价,需要后代子孙来偿还。

加拿大很有可能还是急于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以使其贸易构成多元化。但如果中国打算从加拿大进口更多的原油,也要对这个贸易伙伴的政治和环保状况做好准备。如果说“拱心石”XL工程能有什么启示的话,那就是:如果贸易伙伴打算低估环保界的呼声——他们将会自食其果。

本文作者孟安琪是驻北京的环保人士、教师,现在为国内民间非盈利环保组织“绿家园志愿者”,同时在“中国教育之旅”的学术项目中教授有关中国社会变迁的课程。

翻译:索瑞娅 

图片作者:Greenpeace/ Jiri Rez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