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中国环评师违规或高达16%

通过对公开信息的调查发现,注册环评工程师最多的9个中国省市有16%的环评师处于挂名状态,并不承担环评工作,没有环评资质的机构开展环评的情况也很常见。中国环评行业堪忧。鲍小东报道。
中文

 2014年10月10日,荒诞一幕在深圳市一家从事环评业务的公司上演。

该公司环评资质已到期,申请了延期。广东省环保厅两名工作人员和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一名工作人员受环保部委托,按规定对该公司进行现场核查。

核查的那一天,注册环评工程师(以下简称“环评师”)等员工都回到了办公室。核查人员对环评师进行单独问话,如最近做了哪些环评项目、这些项目位置在哪里,等等,但环评师们均一问三不知。更滑稽的是,当核查人员询问公司门前的街道名称时,环评师们也摇头不知。当核查人员想打开他们的电脑时,发现电脑是坏的。

自己的环评师竟不知道公司最基本的信息,是因为他们都在外地有本职工作,平时并不在该公司上班,但他们的环评师资格证却登记在此。在环评行业,这就叫“挂靠”。近日,记者对环评师数量位居全国前11位的省份(除去湖北、江苏两个已接受环保部核查的省份)进行调查发现,环评师挂靠,乃至环评机构资质挂靠十分泛滥,行业环境堪忧。

“挂靠”可能高达16%

仅2012年以来,环保部就已先后处理了数批共一百多家存在环评师挂靠的环评机构。 最近的一次是2014年7月31日,环保部通报了31家环评机构共62名环评师存在挂靠情况。环评师均被注销登记,3家机构被取消了建设项目环评资质,其他机构或资质降级,或缩减了资质中的相应评价范围,或限期整改3个月,整改期间不得承担环评工作。

此次核查与环保组织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以下简称重庆两江)的举报不无关系。2014年初,重庆两江曾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将一份名单举报至环保部,认为一百多位环保系统公职人员在环评机构登记了环评师职业资格证书,即涉嫌“挂靠”。在深圳有10年环评工作经历的环评师何宏哲也通过类似方式举报过几次。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公司希望挂靠的环评师是本地的,可以随叫随到,又熟悉本地的环境。”何宏哲说,“但环评师却希望自己挂靠得越远越好,因为不容易被发现。”上述广东的案例,就是外地环评师匆匆赶来参加检查、来不及熟悉公司业务造成的。

近日,记者采用上述方法,对9个环评师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的省份进行全方位检索,发现与这些环评师同名同姓,且在环境相关单位(包括与环境相关的政府部门及直属单位、环境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任职的有834人,占9省总数的约16%。其中在环境监测部门任职的最多,有255人。

其公职低至办事员、科员,高至总工、院长、站长、主任、处长等。

如四川泸州市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有5个环评师,全部与泸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公职人员同名同姓。该环境监测站另有一个副站长,则与环评公司——四川省国环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一名环评师同名同姓。在重名者的供职单位中,环保部门、监测站、环境监察大队最为常见。

截至2014年9月22日,在环保部数据中心中,全国登记的环评师共有11169人,上述9省份的环评师数量为5349名。

北京则呈现另一个显著特征:涉嫌“挂靠”的环评师中,在异地挂靠的数量庞大。北京市异地重名者总人数为189人,约占全部同名人数的71%,且分布在全国24个省份。这与环评师异地挂靠渐成趋势是相符的。因为挂靠风险越来越大,异地挂靠可减少风险。

此方法在重庆两江举报过程中,其有效性得到了环保部通报的部分验证,但至于上述检索得到的重名者是否都属于“挂靠”,则有待相关监管部门权威核查。但从环保部的通报名单中可见一斑:62人中有55人均为环保系统公职人员。即重名者的供职单位在环保相关单位的,“挂靠”可能性高。

挂个名,年入四五万

环评师“挂靠”现象萌芽于2005年的一项新政。

从那一年开始,中国每年举行一次环评师职业资格考试。而项目环评也逐步开始按照新的环评资质管理办法执行,即环评机构要取得相关的资质、具备相应数量的环评师,才能从事相应类别的环评。如甲级环评单位要求最少必须配备10名环评师,其中每个类别最少必须有3名注册该类别的环评师。

可做环评的环科院、环科所,以及不可做环评的环境监测站等环保系统公职人员,都加入了考证队伍。

几年前,徐宏罡还是北方某县环保局工作人员。他也是最早一批考上环评师的公职人员。他对记者回忆说,早期都是环保系统工作人员报考环评师。“虽然对报考者有明确规定,但大家随便找个公司,盖上企业公章,递交一份假简历、身份证就可以报名了,没人审查这些信息的真实性。”他说。

环境监测站不能从事环评工作,因此监测站员工考上环评师后,只有挂靠到别的环评机构;而环科院、环科所等机构虽然可做环评,但本单位不另补津贴,因此不如挂靠到别的机构。当时,每年可由此获得五六万元的收入。这就是“挂靠”环评师多为环保系统工作人员的主要原因。

一些环评机构甚至一个在职环评师也没有。据徐宏罡说:“环评机构也不愿意聘请专职环评师,他们每年薪酬最少十几万元,而找一个挂靠环评师,每年只需要支付四五万元。

” 环评机构“挂靠”, 问题更严重

“其实,更严重的是环评机构资质的挂靠。”何宏哲进一步爆料说。这一点,他也写在递交给环保部的信中。

所谓资质挂靠指的是,没有资质的公司承揽环评项目,做好了环评报告后,找有资质的环评机构签字、盖章。现在,在深圳市场,盖一个公章价格仅为数百元,以前为一千多元。甚至有包月包年的做法,即某个有资质的环评机构在某地备案后,并不实际开展环评工作,而是将该地的业务承包给某个无资质机构,前者只负责盖章,一年收费最高可达五六十万元。 一些有资质的环评机构每年仅挂靠收入就可达几百万元。

何宏哲称,深圳市场有大量没有资质的环评机构,甚至他自己也是这样操作的。 “所造成的后果是,无资质的环评机构不需要承担责任,所以为了环评报告可以通过,尺度想做多大就做多大。”何宏哲说,“环评报告表出不了多大问题。出问题的可能是环评报告书,但到目前为止,全国还很少因环评报告造假而追究环评机构责任的,大多不了了之。”

作为深圳市环评专家库里的专家,徐宏罡不同意何宏哲的观点。他认为,因挂靠导致环境破坏的逻辑很难成立。“很多环评报告写有详细的环保措施,但执行时,业主不按环评报告施工;或者随便做,不达标准;或者达到标准了,但疏于管理,甚至闲置;而环保部门又失于监督。因此,环评报告做得再好也没有意义。所以,各种挂靠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是很小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和监管部门执行不力。”

“现在只有大项目,在环境影响评审时才会谨慎。但只要不直接死人,(潜在的)长期环境危害都会放任不管。”徐宏罡说。

文中何宏哲、徐宏罡均为化名

本文原载于《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记者杨国要、唐悦和李雅娟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