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中国气候资金未来从何而来?

中国承诺在2030年达到碳排峰值,这一承诺的实现需要私营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
中文

3月25日,浦发银行第二期绿色金融债宣告发行,规模为150亿人民币。至此,在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发行的绿色债券总量中,中国占据了大约一半的额度。此时距离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绿色金融债公告,刚过三个月。一个新兴的绿色债券市场,可能预示着中国的绿色金融实践,将开创本国气候资金来源的新渠道。

中国气候资金需求约在2020年达到峰值

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最近估算了中国2030年达到排放峰值的资金需求,结果显示:当前中国气候融资的发展处于早期投资阶段(2020年前),该阶段需要快速追加投资规模,预计每年资金需求增速超过4%,直到2020年逐渐增大到资金需求的峰值2.56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度GDP的1.79%。其后需要在平稳投资阶段(2020-2030年)维持投资规模,每年实现2.5万亿元人民币左右的投资规模,到2030年左右开始进入投资收益阶段。受益于早期持续投资的长期收益,该阶段资金需求将快速下降,到2050年资金总需求降低为1.50万亿元人民币。

该研究中心在2015年的《气候融资报告》中分析了中国气候资金需求的特征:由于国际气候资金的流入数量难以准确评估,国内公共资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杠杆作用,但一些固有问题使得中国气候资金缺口大的问题短期内无法得到缓解。例如,由于界定问题和数据障碍,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比例还无法得到准确的估算;清洁技术分布在越来越广泛的行业领域,跨界特征显著,原有的统计口径很难在第一时间完全覆盖各种相关的资金动向;基础设施投资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气候变化适应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估值困难,对资金的吸引力不足。

在2015年以前,大规模资本介入传统金融市场,还存在较多的投资障碍。2015年以来逐渐启动的中国绿色金融市场,正在改变这样的状况。事实上,2015年以来,中国的绿色金融取得了突出的进展。除了一系列顶层政策文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绿色金融确立为国家战略布局的内容之外,金融市场上涌现了绿色债券的踊跃实践。人民银行在2015年12月22日发布了绿色金融债的相关管理办法,随后仅一个月,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即在2016年1月27日和28日发行共计300亿元绿色金融债。截止到2016年第三季度末,中国银行间市场的绿色金融债发行额度共计达到530亿元人民币,在全球160多亿美元的绿色债券总额中占据半壁江山。预计在强大债券市场和融资需求的支撑下,2020年之前中国绿色债券的年均规模估计将近3000亿元人民币。这些资金都将用于支持绿色产业,通过资本市场的渠道对气候资金形成补充。

国际层面,多边金融机构依然在募集、管理和分配大部分的公共资源,符合投资方和项目开发方需求的主流金融产品仍有很大需求。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金融领域推动减排的自主行动正如火如荼。巴西中央银行成为全球首家遵循巴塞尔协议III的中央银行,该国更设立了跨部门的绿色债券委员会,推动这一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在2015年底出台了绿色债券的概念书(concept paper)。在2011年即要求银行业增加环境风险因子考量之后,中国的“一行三会”监管部门也有相关措施出台。随着绿色债券市场的快速启动,中国在这一轮全球绿色金融的实践中,颇为抢眼。

与此同时,经过两轮征求意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发布了其环境与社会政策。以世界银行集团、亚洲开发银行等为代表的多边、双边银行,已将气候与环境风险作为主要考虑因素贯彻到业务之中,大量资金投向了绿色低碳领域,并创新了诸多金融工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提供适应政策支持,和为脆弱国家提供气候相关的应对气候变化金融产品时,也已开始加强其作用。

此前,在气候领域有所贡献的多边金融机构,主要是发展性金融机构。2014年,这类来源的资金在气候资金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达到2011年以来的新高,其中多边和双边发展性金融机构总共贡献了其中的一半,即665亿美元。随着发展性金融机构整体提升气候与环境意识,考虑到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等新兴发展性金融逐渐启动运作,估计多边金融机构贡献额度的曲线,有望在2016年后创造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