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中国:煤价上涨并不意味着煤炭消费反弹

中国近期稳定煤炭价格的政策不会影响其长期的低碳经济策略,智库报告指出。
  • en
  • 中文
六月份以来中国煤价的反弹势头令一部分人怀疑煤炭消费是否在回温。专家们也在争论这是否表示中国无法兑现气候承诺,甚至在破坏国际社会温室气体减排的努力。

绿色和平组织东亚分部的能源项目主任柳力(Lauri Myllyvirta)认为,中国早前的产量限制松动不过是稳定煤价的一种手段,与去年相比中国的煤炭开采量仍然在显著减少。中国的煤炭产量在2013年达到包括国际能源机构在内的国际社会广泛认定的煤炭峰值,此后进一步下降。

新的研究

中国煤科院战略规划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指出,引起最近煤价上涨的因素并非消费增加,而是国内供应减少,而这是煤炭去产能造成的。该报告作者吴立新说:“最近价格上涨的原因是政府干预造成的供应不足,而非需求增加。”

政策因素导致煤炭供应减少超过2亿吨,这迫使煤炭企业将年工作日数从330天减少到276天,产量减少了10%以上。2016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煤炭产量与消费量差距达到2.22亿吨。

7月以来席卷全国的高温造成国内电力消费的增加,进一步提高了煤价,大范围暴雨和有关部门严查车辆超载等因素也限制了煤炭的运输。

为了稳定煤价,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恢复部分已经关停的煤炭供应。但柳力说,“尽管如此,2016的煤炭产量仍然明显低于去年,并且远低于2013的峰值水平。一旦煤价回落,政策就将自动重启减产。”

需求减少

中国煤炭消费的稳步下降已持续数年,但此轮煤价暴涨引发了煤炭消费将再次超过2013年峰值的猜测。

吴立新的研究表明,尽管出现了煤价上涨,但热电、钢铁和建材行业的煤炭需求都在逐步减少,而这几个部门占据了中国2015年煤炭消费的近八成。

从长期来看,这些产业的煤炭需求将继续下降。中国已经收紧了对热电产业的管理,该部门占全国煤炭消费的一半左右。粗钢产能在未来五年将被砍去12%到19%,这也将减少对煤炭的需求。建材产业的煤炭需求已经达到峰值,并将逐渐减少。

影响进口

尽管煤价高涨让中国煤炭进口量在连续三年下降后首次上升,但吴立新说这只是暂时的:“长远来看,中国的煤炭需求将稳定在40亿吨左右,国内供应完全可以满足。”

进口煤炭由大型油轮运到中国的沿海港口再进行分配。由于中国内河航道狭窄,油轮无法通过,只能将煤炭转移到较小的船舶上,这就增加了运输成本。随着中国加强对东南部和沿海地区煤炭消费总量的限制政策,煤炭消费向西转移,市场格局决定了煤炭进口将发生萎缩。

中国还引入了好几项措施来控制商业煤中的硫和重金属含量。这些措施扩展到进口煤炭的报关环节,增加了出口国的经营风险。此外,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新关税率和人民币贬值也削弱了进口煤炭的价格优势。

去碳化仍将继续

去产能政策的暂时松动决不会阻碍中国的去碳化趋势。2020年的清洁能源目标和可再生能源增效等规划都表明中国仍然在朝着去碳化与实现气候目标的方向努力。

尽管今年始料未及的煤价暴涨造成了煤炭政策的松动,但煤炭供应和进口的增加应该只是煤炭消费减少大趋势下的一个短期波动。
 

翻译:奇芳